項目名稱:綿陽高新區(qū)火炬第一小學
方案、施工圖設計:四川盛泰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綿陽分公司
內裝設計:四川艾迪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建設規(guī)模:總建筑面積:30120.70㎡(36班)
地點:四川綿陽
設計:2021年
項目總監(jiān):唐巧玲
方案團隊:張曉明、謝龍杰、王安業(yè)、王佳培、江金生、鄭勇、余瀟
施工圖設計:鮮勇、何雨、江龍
結構設計:劉林、郭小進、陳偉、杜濤
機電設計:段美玉、郭垚、郭慶
學校建筑作為青少年兒童社會活動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本身無時無刻都在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教育
正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所言:
“我們塑造了建筑物,而后建筑物反過來開始塑造我們”
傳統(tǒng)的教育是標準化的應試教育,關注的重點是:考綱、考點、標準答案;育人方式停留在:記憶、刷題、復習備考;最終的目的是:得高分、爭排名、接受選拔。現(xiàn)代教育強調發(fā)展學生自主探索.想象與互助溝通能力。 校園的建設應該主動的適應新的模式,為構建未來的教育而行動。
小學教育空間經歷了從單純的功能性空間向復合多元的體驗性空間轉變的發(fā)展歷程,我們研究了傳統(tǒng)教學建筑與新近較為開放式的北京四中等建筑形式,突破建筑限制,結合深圳紅嶺小學的靈活建筑形態(tài),最終采用拼圖式的教學單元設計,打通孤立的教室創(chuàng)造團組式學習的場所,靈活的空間可依據教與學的需求“變形”,打開的空間讓孩子們釋放壓力,也為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并且結合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功能需求對其進行解構重組,提供新的建筑形態(tài)承載多元空間形態(tài)。
為了塑造一個具有童趣的學習樂園,我們從兒童啟蒙教育中的拼圖游戲中汲取靈感。
從傳統(tǒng)較單調的行列式布局轉變?yōu)橹鲝埞δ軓秃希衔磥斫虒W模式的教學組團布局。每個教學組團由四個普通教室、兩個大小不同的興趣教室及辦公等教學輔助功能組成,興趣教室與普通教室可平層或同一棟樓內就近使用,減少走班制教學 課間換教室的行走距離。整個教學組團空間,充滿了活力、就像細胞一樣,會呼吸,能流動,有生命力。
經過實例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孩子們在學校日常的休息活動時間,課間的十分鐘是非常寶貴和重要的。在短暫的休息期間,孩子們往往傾向于在自己班 級所在的樓層內玩耍,不常會下樓到庭院或操場進行活動。因此,在教學組團設計中,我們設置了局部放大的多用途交流討論空間,為孩子們提供更多不同形式的體驗空間。同時每層的挑檐也為普通教室提供了水平遮陽,起到防止眩光的作用。
項目主要含三棟教學樓、一棟食堂和一棟綜合樓,均由平臺相連接;建筑風格以現(xiàn)代為主,繼承傳統(tǒng)文脈空間的同時,又融入現(xiàn)代設計語言,結合平面功能塑造出簡潔大方的建筑形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用現(xiàn)代設計語匯來表現(xiàn)教育建筑的內在品質,將形體基本模塊通過構成、分割及精心組織,表現(xiàn)建筑的邏輯性,表達青少年學生的活潑性與創(chuàng)造性。
設計分行政、教室及操場三大版塊。以行政板塊為界限,將校園東西分區(qū),使得教室與體育場能動靜分區(qū),減少干擾。西側設有單獨的出入口,使得運動區(qū)域可相對獨立,可錯時段面向社會開放。
設計充分利用了垂直向的空間范圍,建構層疊交錯的立體復合空間,創(chuàng)造出曲線邊界的“山谷”庭院校園。在“公園”的一層,有各類公共興趣教室,通過落地窗就可以看到美麗的庭院風景。對著綠樹寫生,對著小山起舞,用這樣詩情畫意的校園一直滋養(yǎng)孩子的童年。
這里有蓬勃生長的大樹,有蜿蜒曲折的坡道,有小劇場、籃球場,有開放的社團活動空間,“文藝庭院+運動庭院”讓學校的地面和地下變成綠樹紅花點綴,動靜相宜的兒童公園。
建筑二層設計為空中活動平臺。連接著各個教育組團。這樣的校園動線為喜歡探索與挑戰(zhàn)的孩子提供充分的行走路線,他們每天都可以走不同的路,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景致。當孩子們在重構的課程與重構的建筑中開展感性活動,接受教育,這種生活構成了他的成長環(huán)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fā)展,校園就是孩子的樂園。
校園的每一個院落都擁有不同的設計元素,園林化設計營造出雅致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對建筑空間、文化符號、活躍元素、生態(tài)景觀進行系統(tǒng)整合,學校的環(huán)境就如同在其中成長的每一個學生一樣,向陽而生。
在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學校,學生的社團生活會始終貫穿孩子整個學習生涯;學生們帶著同樣的興趣愛好去了解、學習一件事情,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尋找不限可能與快樂;
功能分布
1、教學組團分為三個體量,組團內分別布置普通教室、興趣教室、 備課辦公、教學輔助用房等;教學組團利用各平臺層和交通空間串聯(lián)各體量。
2、教學輔助用房布置在一層,與庭院形成活躍的首層活動空間。
3、體育館與綜合樓布置于入口一側,綜合樓內包含圖書館、科技館、辦公樓;食堂布置于校園西北角一二樓部分,報告廳布置在三樓。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美國詩人惠特曼